MG冰球突破网站官方入口前身是1980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化学科。1984年学校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科改名化学系。2006年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MG冰球突破网站官方入口,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化学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MG冰球突破网站官方入口。2024年,申请“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了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的专家评审,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44年来,为国家培养了7000余名化学、材料、资源循环领域的专业人才。
学院组织架构图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双师型”教师48人,教辅管理人员7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42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双聘院士”1人,客座教授2人,兼职教授22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4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课程思政标兵”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1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4人,陕西省化学优秀青年奖1人,陕西省科技特派员4人,陕西省生态环保“青年学者”1人,商洛市三八红旗手1人。学院先后获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陕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先进集体”“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被中共商洛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团总支获批“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学院获批“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单位。
学院教师合影
教师职称、学历结构图
学院下设化学工程系、金属材料工程系、资源循环工程系三个教学系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金属材料实验中心、资源循环专业实验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四个教辅机构。建有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协院士工作站和冶金矿山尾矿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省级科研平台,科研、教学场地26000余平米,拥有独立教学、科研实验大楼。现有测试仪器和试验设备600余台(套),总价值3800余万元。拥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与仪表等教学、科研实验室86个。现开设化学、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资源循环专业为国家战略新兴专业。
学院的科研仪器设备(部分)
学院是陕西省首批“创新创业试点学院”,2023年获批陕西省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目前有1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11项省级教学质量建设项目,其中应用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入选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师范课等14门。其中《有机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无机化学》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废弃物处理处置资源化》《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程获批省级一流线上课程,《固废建材制备技术创新与实践》《基于秦岭保护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化工原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院教师主编的《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等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发行,《无机化学》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学院教师团队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批省级教改立项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21项,发表相关教学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
学院承担的部分质量建设项目
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统筹服务地方重大专项项目4项;承担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MG冰球突破网站官方入口服务地方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2300余万元。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0余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国家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8项,其他市级科技成果10余项,制定地方、团体标准7项,建成示范基地4个,助推地方经济增收1.5亿余元。
学院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学院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围绕学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学特色,强化专业建设,制定了2020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并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突出秦岭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聚焦秦岭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循环利用,组建了应用催化创新团队、石墨烯技术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等9支科研创新团队,其中应用催化创新团队、MOF基功能材料热化学创新团队、秦岭钒资源低碳高效利用创新团队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石墨烯技术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获批商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循环生产创新团队入选全国冶金矿产固废资源化匠心团队,初步形成了化学工程和材料工程两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创新创业素质,能够服务区域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科研创新团队(部分)
学院取得的教学及科研成果(部分)
近三年来,学院学生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80余人次,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金银铜奖2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2023届本科毕业生47名学生被录取,2024届本科毕业生58名学生被录取,多名学生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连续三年考研录取人数据学校第一。2023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68%。“科技之春——三下乡科普宣传队”“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的示范品牌,被省市各大媒体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魔法科学”志愿者服务队入选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MG冰球突破网站官方入口教学科研大楼
知名教授学者
学院领导
专业介绍
化学【校级优势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立足商洛、服务陕西、辐射全国,彰显“重德育、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在中学、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教研等方面工作的骨干教师。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结构化学、化学实验安全与管理、化学专业英语、教师书写技能、教师表达技能、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班级管理实践、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化学专业学生获得的部分奖项与荣誉
应用化学【陕西省一流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及实验技能,具备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及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初步具备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在化学、化工、矿冶、环保、制药、材料等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生产、检测、管理、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原理、化工制图与AUTOCAD、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精细化学品化学、现代仪器分析、工业分析、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获得的部分奖项与荣誉
金属材料工程【校级特色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金属材料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及组织协调能力,初步具备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在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性能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AUTO CAD、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铸造原理与工艺、焊接原理与工艺、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失效分析、无损检测、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3D打印技术及增材制造、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获得的部分奖项与荣誉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国家战略新兴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及组织协调能力,初步具备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在资源循环、环境、材料、化工等行业从事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导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材料与工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测试技术、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的部分奖项与荣誉
学院的就业实践教学基地(部分)
学院实践教学环节(部分)
学院学科竞赛活动(部分)
学院文体活动(部分)
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分)
优秀校友风采(部分)